微信扫一扫
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
主要防控对象
虫害:果蝇、卷叶蛾类、夜蛾类、介壳虫
病害:白腐病、枯梢病、叶斑病、赤衣病
关键防治措施
农业防治
1.冬季清园。12月至枝梢花芽萌发前,刮除树干上的老翘皮、粗皮,剪除病虫枝、枯枝、衰弱枝集中处理,降低病虫源基数。
2.整形修剪。合理整形修剪,控制树冠高度,使树体枝组分布均匀,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,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。8-10月中旬一般不修剪(易促发晚秋梢),其它时间可进行修剪。
3.平衡施肥。视树势和结果情况施肥。提倡适施有机肥料、微生物肥料、腐殖酸类肥料,少施或不施化肥。结果树适施草木灰,增强树体的抗逆性。
4.落地果清理。5月下旬果蝇为害时,及时清理落果深埋或集中喷药处理,减少虫源。
理化诱控
1.网室避雨栽培
为有效阻隔杨梅果蝇等所有害虫危害,减轻病害的发生,可采用网室避雨栽培。网室避雨栽培适于山岗、山腰通风条件较好或易受风害影响的果园。网室设施最好选用热镀锌钢管,四周为防虫网,顶部覆盖透光性好的专用塑料膜,棚面顶高出树顶80厘米以上。采前40-50天(杨梅果蝇入园危害之前)覆盖防虫网,采收前10天进行顶棚覆盖避雨,采收结束后及时撤除。网帐覆盖后,果园停止使用一切农药和营养液,直至杨梅采收完毕后撤网。
2.黄板诱杀
利用果蝇趋色的特性诱杀果蝇成虫,在杨梅成熟前,在杨梅树枝干上挂黄板,每株挂1张。
3.杀虫灯诱杀
针对夜蛾类、卷叶蛾类等害虫成虫的趋光习性,开展杀虫灯诱杀。每30亩安装杀虫灯1盏,于杨梅硬核期开始,每天晚上19-23时开灯,采果结束后停止开灯。
4.糖醋诱杀
利用果蝇成虫趋化性,当杨梅果实进入第一生长高峰期,配置糖醋液诱杀果蝇成虫。诱饵配制:①按敌百虫:香蕉:蜂蜜:米醋=10:10:6:3。②按敌百虫:红糖:米醋:白酒:清水=1:5:10:10:20的比例配制诱饵。诱饵装在塑料钵内,离地1.0-1.2米,每2-3株1钵,诱饵变干须及时添加。
科学用药
药剂防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矿物源农药,在其他防治措施效果不明显时,合理选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农药,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。
1.冬季清园,用涂白剂涂刷杨梅主干、主枝部位,并用石硫合剂喷洒树干、枝条和地面。
2.果蝇,可选用60克/升乙基多杀菌素,在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前15天,喷雾处理;或选用0.1%阿维菌素浓饵剂,在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之间,稀释2-3倍后装入诱集罐,20罐/亩。
3.介壳虫,可选用95%矿物油乳油或30%松脂酸钠水乳剂。7-8月份第二代介壳虫发生初期,或冬季清园,喷雾处理。高温季节应早晨或者傍晚避开高温使用,并提高稀释倍数。
4.褐斑病,可选用33.5%喹啉铜悬浮剂,采果后喷雾防治,或清园使用。
推荐使用的主要投入品
1.网室避雨棚;
2.杀虫灯;
3.黄板;
4.糖醋诱饵;
5.生物农药;
6.矿物油;
7.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农药。
注意事项
1.避雨栽培落果较少,应及时做好人工疏果。
2.杀虫灯宜安装在果园的制高点和外围。
3.农药剂型宜选用水剂、水乳剂、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。药剂防治要严格掌握施药剂量(或浓度)、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,提倡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