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最短10分钟发病!踏春郊游,不要采食!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生活百科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最短10分钟发病!踏春郊游,不要采食!

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1/03/13 22:20:08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中国质量新闻网 作者:中国质量新闻网 360 阅读 0 评论 4 点赞

漳融生活提醒您:踏春郊游,不要采食!最短10分钟发病!

恰逢春季雨水充沛,野生蘑菇进入迅速生长期,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也进入高发期,江西省赣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醒,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。



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、草原、平原、路边等。蘑菇种类繁多,超过3.6万种。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,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,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!


目前,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,依据民间流传的“经验”,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发生中毒。所以,在户外踏春郊游,不要采食野生蘑菇,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。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,不能放松警惕,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,绝不要轻易食用。


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


01

真假难辨

一些野生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,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,仅靠肉眼和民间土法极易误认。

02

“好坏”混生

在野外,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,且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。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。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,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。

03

不买卖

绝对不要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!若消费者发现在市场上有卖来路不明的野生蘑菇,请及时举报。

04

不食用

想要避免中毒,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;集体聚餐、餐饮服务、民俗旅游等也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。


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就医



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,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。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:胃肠中毒型、神经精神型、溶血型、肝脏损害型、肾衰竭型、呼吸与循环衰竭型、光过敏性皮炎型等。其中,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,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。



一般误食毒蘑菇后,最短可以在10分钟、最长在6-12小时后发病。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烦躁不安、幻觉等中毒症状,要马上催吐,并立即送医。(供稿: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)




文字编辑/八雨

美术编辑/水川

来源/中国质量新闻网

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